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整个修复过程持续了近四个小时,修复室内鸦雀无声,只有笔尖偶尔触及绢素的细微声响和众人压抑的呼吸。

当阮糖落下最后一笔,轻轻将笔搁下时,那道裂痕已然消失,剥落的颜色完美填补,画面完整统一,气韵生动,仿佛从未受过损伤。

寂静持续了足有半分钟,随即被一阵难以置信的、掺杂着激动与赞叹的喧哗打破。

“鬼斧神工!简直是鬼斧神工!”

一位老专家激动的胡子都在颤斗。

“这接笔的意境……对韩干笔法的理解如此精深!

小姑娘,你……你到底是跟谁学的?”另一位专家迫不及待地追问。

阮糖轻轻褪下手套,额角有细密的汗珠,但神色依旧沉静。

她没有回答师承的问题,而是将目光投向画面右下角一处极其隐晦类似墨点又似花押的痕迹,开口道:

“各位老师,请仔细看这里。

这个痕迹,并非历代着录中记载的任何收藏印或观款。”

众人的注意力立刻被吸引过去。

阮糖继续道:“根据我对这幅画绢素密度、经纬结构,以及矿物颜料风化程度的分析,结合这个特殊痕迹的墨色和运笔方式,我认为,这幅摹本的成画年代,可能比我们之前认定的北宋初期要更早一些。

它很可能出自晚唐、五代之交,一位技艺极高、且对宫内韩干真迹有直接接触的画师之手。

这个痕迹,或许是他的私人记号。我曾在……一些罕见的唐代文献影象中,见过类似的笔触习惯。”

这一论断,如同在平静湖面投下巨石!

几位老专家立刻拿出高倍放大镜和专业强光手电,仔细审视那个痕迹和阮糖提到的其他细节,越是深究,脸上的震惊之色越是浓重。

他们互相交换着眼神,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难以置信。

阮糖不仅完美修复了画作,更是指出了它可能被误判的真正年代和作者线索,这无疑是书画鉴定与断代研究上的一个重大突破!

突然,专家中资历最老、一直沉默观察的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——沉泊舟老先生,猛地抬起头,目光灼灼地紧紧盯住阮糖,因为激动,嘴唇甚至有些微微颤斗。

他推开旁人,快步走到阮糖面前,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,

“孩子……你……你刚才清理杂质时用的‘悬针探微’手法,还有补色时那种对矿物颜料层次的理解,以及你判断年代的思路……这些……这些手法和眼力,我只在几年前,通过特殊渠道,见识过一位匿名高手提供的方案里有类似的描述!

还有‘听雨’这个代号……难道……难道你就是那位近年来,在海外多次匿名协助我们,修复了包括《永乐大典》散册、西域壁画残片在内的数十件珍贵回流国宝的‘听雨’先生?”

“听雨”!

这个名字,在国内顶尖文物修复和回流领域,是一个近乎传奇的存在。

谁都知道有一位神秘的高手,数次在国宝面临修复困境或真伪争议时,通过极其隐秘的渠道提供关键性的指导方案,甚至远程指导完成了高难度修复,却始终不肯露面,所有酬劳分文不取。

所有人都猜测这定是某位隐世的、学贯中西的耄耋大师,谁能想到,竟是眼前这个清丽温婉的年轻姑娘!

阮糖在沉老灼热的目光注视下,微微怔了一下,随即淡然地点了点头:

“沉老您好。‘听雨’只是我偶然用过的一个代称,能帮上一点忙,是我的荣幸。”

竟然真的是她!

确认了阮糖的身份,修复室内的气氛瞬间达到了顶点。

之前的疑虑、惊讶,全部化为了由衷的敬佩、激动,甚至带着几分“找到宝藏”的狂喜。

沉老紧紧握住阮糖的手,眼框微微发红:

“好啊!太好了!没想到‘听雨’先生竟然如此年轻!

孩子,你不知道你帮了我们国家文物界多大的忙!

那些国宝,没有你关键时刻的指点,恐怕就要留下永远的遗撼了!”

李主任也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:

“阮小姐,不,听雨先生!您这次可是双喜临门,既救了《照夜白图》,又为我们指明了新的研究方向!

这……这真是国之幸事!”

王院士在一旁抚掌微笑,脸上满是欣慰与得意,仿佛阮糖是他的亲传弟子一般。

另一位性情豪迈的老专家大声道:

“小阮!以后你就是我们文物局的宝贝!

谁要是敢给你委屈受,我们这群老骨头第一个不答应!

别的不说,在文博这一亩三分地,我们说话还是管点用的!”

“对!算上我一个!”

“还有我!以后小阮的事,就是我们的事!”

一时间,这群平均年龄超过六十岁的国宝级专家们,纷纷拍着胸脯表态,看向阮糖的眼神充满了激赏和毫无保留的维护之意。

阮砚松站在一旁,看着被众星拱月般围在中间的妹妹,脸上露出了骄傲而又复杂的笑容。

他的妹妹,早已在他不曾完全留意的地方,悄然成长为了一个足以让这些眼高于顶的泰斗们都为之折服的存在。

几天后,阮糖收到了国家文物局直接发出的、措辞极为躬敬的特邀专家聘书。

与此同时,“青黛基金会”也收到了来自文博系统多位大佬的联名推荐信和私人捐赠,其影响力和公信力在另一个高端文化圈层得到了极大的提升。

傍晚,商珩来接她下班,听她略带无奈又有些好笑地讲起今天在故宫的经历,他冷峻的眉眼柔和下来,低笑出声。

“这下可好,”商珩替她拉开车门,眼底漾开浅浅的、带着捉狭的笑意,

“我以后的压力更大了。不仅要防着文坛的人抢你,还得时刻准备着,应付文物局这群老先生们。”

阮糖坐进车里,斜睨他一眼,唇角却忍不住弯起优美的弧度:

“知道就好。所以,商先生,请务必谨言慎行,好好表现。”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四合院:我的空间有灵食

九儿1419

穿越亮剑之铁血崛起

书虫小小

移动城市,神级资源批发商

括弧笑笑

斗破之时间道祖

大龙虾大叔

四合院1955年开始

喜欢听雨滴声

顿悟修仙!

湖润小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