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14章 西游36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孙悟空只觉得脑仁嗡嗡作响,师父的念叨比花果山百千猴孙叽叽喳喳凑在一起还要吵闹百倍,直搅得他心浮气躁,浑身的毛都快竖起来了。可念这家伙刚把自己救出来,自己就把人家送到了地府要不是菩萨来的快,估计都要重新投胎了,这事情是自己理亏,便只能咬着牙硬生生忍耐。
玄奘见他眉峰拧成死疙瘩,额角青筋突突直跳,双手叉腰、肩头紧绷,活像只随时要炸毛的石猴,心里的忧虑反倒更甚。他捏着针线的手指轻轻摩挲着未完工的僧袍边角,针脚还带着几分生疏,语气却满是苦口婆心:“悟空啊,你这性子就是太躁了些。咱们西天取经,本就不是踩云翻山那般容易,路上多的是磨人的牵绊、难辨的是非,若事事都这般耐不住性子,岂不是要误了修行的大事?你看那山涧的顽石,若不是耐着千百年的风雨侵蚀、日月滋养,怎会被打磨得温润光滑,甚至孕育出灵秀之气?还有那檐下的燕子,衔泥筑巢时,一粒土、一根草都要细细安放,若稍有急躁便弃之不顾,怎会有安稳的巢穴遮风避雨?”
他絮絮叨叨,脚步也跟着孙悟空挪动,不管猴子是踱到树旁、蹲到石上,那温吞又执着的声音总能精准追过来。孙悟空只觉得头都要炸了,一股凶性陡然从心底窜起,金光一闪,金箍棒已赫然握在手中,棒身隐隐震颤,似在呼应主人的躁怒。可目光无意间扫过玄奘手中那件未做完的衣裳 —— 针脚歪歪扭扭,显然是师父耗费心力为自己缝制,布料上还带着淡淡的草木浆洗的清香,那股戾气便像被泼了冷水般骤然收敛。他悻悻地哼了一声,手指一动,金箍棒化作一道金光缩回耳中。
眼看着玄奘抿了抿唇,又要开口念叨新一轮的 “耐心经”,孙悟空再也按捺不住,脚底陡然腾起一团祥云,身形已飘至半空。他对着地面上还愣着的玄奘扬声喝到:“师父且歇着吧,俺们实在说不到一块去,就此分道扬镳吧,你回你的唐国,我回我的花果山,就此别过了,俺老孙去也!” 话音未落,祥云已载着他化作一道流光,瞬间消失在山林尽头,只留下玄奘望着他远去的方向。
玄奘望着那道金光消失在层峦叠嶂间,山间的风卷着落叶掠过他的衣袍。他知道,这泼猴神通广大,一个跟头便是十万八千里,自己这凡胎肉体,别说追赶,便是望其项背也难。可取经之路是菩萨所托,是为普度众生,怎容得半分退缩?更何况,悟空虽性子躁烈,心底却并非无善念 —— 方才他已握了金箍棒,却因这一件粗陋的僧袍收了凶性,便知他并非全然顽劣。
玄奘将未完工的僧袍叠好,小心翼翼揣进怀里,又从行囊中取出干粮和水囊,拍了拍衣上的尘土,迈开脚步继续向西而行。山路崎岖,碎石硌得他草鞋生疼,可他步伐沉稳,每一步都踏得坚定。他边走边喃喃自语,像是对着空气,又像是对着远在天边的孙悟空:“悟空,你回花果山,有百千猴孙相伴,自然快活。可那山中之乐,终究是一时的自在;取经之路虽苦,却是修行的正道,能渡己,亦能渡人。”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